销售热线:400-993-5300(免长途费)
  • 免费订阅“印刷耗材网”电子周刊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印刷行业动态 » 铅字印刷在中国的历史

铅字印刷在中国的历史

目录:印刷行业动态星级:3星级人气:-发表时间:2014-05-12 09:16:00
印刷材料 文章出处:轩捷印刷器材网网责任编辑:资讯中心作者:资讯中心

    虽然现在的印刷已经告别了铅字印刷,我们还是来了解一下铅字印刷在中国的历史。(柯达CTP

 

    我国有宋代以前,所使用的印刷术都是雕版印刷,是把原稿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在木板上刻出阳文反体字,接着在版上涂墨,铺纸,刷印,后将纸揭起,成为印品。雕版印刷是世界早的印刷技术。

 

    宋代时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与他同时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详细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成陶土活字,每一字有几个活字,之也之类的字,造二十几个活字。将活字排入两块铁范,排满为一版。同时用两块排字版,一版印刷时,一块排字,交替使用。若止印二三本,活字法并不简易,如印几十本以上,活字法十分快捷。”

 

    但客观地说,有清之前,活字印刷在中国都不流行,因为它需要一个太庞大的字库了。而在活字印刷流入西方之后,仅需26个字母的英文或其他西语,莫不将其视为至宝,并且不断完善发展。

 

    1839年,英国伦敦传道会传教士将马六甲英华书院及其印书厂的华文活字和印刷机器,迁往香港。香港首份华文报章《遐迩贯珍》开始活字印刷。俄国沙王钦差大臣、法国巴黎学会、新加坡政府。而太平天国、两广总督、上海道台、清廷总理衙门等,都先后购买过英华书院铸造的中文活字,或全套活字铜模,这是近代中文铅字印刷之始。1874年,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是世界上家采用西式中文铅活字的华资中文日报。

 

    那之后,直到消亡之前,铅字印刷的基本工艺都没有大变:铸字、拣字——如果发现字库中没有的字,则另行刻字、排版、上机印刷、切割、装订。这一套工序下来,费时费力,效率很低。上世纪70年代,科学出版社一本书的平均出版周期是500天,主要就是因为印刷占了大量时间。(柯达CTP

 

 

美国绿色印刷发展体系上一篇 下一篇北京车展的印刷品大为减少
此文关键字:铅字印刷在中国的历史
印刷材料

关于“”的相关资讯

我要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内容最多500个汉字,1000个字符) 看不清?!
 
 
请注意:
 

1.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不发表攻击性言论。

2.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